兰州百合,甘肃省兰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兰州百合味极甜美,纤维很少,又毫无苦味,其生产的百合个头大、味极甜美、色泽洁白如玉,兰州百合属山丹类,是百合中的上乘极品,是全国唯一食用甜百合。
2004年9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兰州百合"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产品特点
兰州百合味极甜美,纤维很少,又毫无苦味,其生产的百合个头大、味极甜美、色泽洁白如玉,兰州百合属山丹类,是百合中的上乘极品,是全国唯一食用甜百合。
历史渊源
清咸丰八年(1858年),兰州从陕西长武、彬县引种百合。
清同治二年(1863年),百合在兰州试种成功。
清光绪九年(1883年),陕甘总督谭钟林的重视和支持下,百合得以大力发展。当时种植的百合只供一些达官贵人食用和地方官僚向清朝政府官员和皇室进贡。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百合开始作为蔬菜上市。
1974年,袁家湾村被定为百合基地村。
产地环境
兰州市境内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雨热同季,垂直气候变异显著。气温、热量、光照,随海拔由南向北升高;降雨量由南到北降低。风向以北风、东北风为主。温度,年际变化趋暖。冬季温度偏高,春夏有时偏低明显。年变化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快,春温高于秋温。夏季时低时高。冬季暖冬天气较多。日变化,受云量影响较大。晴天,夏日最高温度出现在14时至15时,冬日在13时至14时。日最低温度均出现在凌晨日出前后;阴天,多云时气温日变化复杂,无一定规律。
兰州市境内土地主要分布在黄河阶地、沟谷阶地、黄土梁峁,石质山地海拔2800米以下。南部石质山地宜大规模植树造林,种植粮食;中部黄土梁峁沟谷宜种植粮食作物,地势较平坦处宜发展果菜生产;河谷阶地,土壤肥沃,生物活动强烈,质地适中,易耕,保水肥,适宜种植兰州百合。
生产情况
截至2016年底,兰州百合种植面积10.24万亩,种植区域形成涉及七里河区后山的西果园镇、黄峪乡、魏岭乡、阿干镇,西固区的金沟乡、柳泉乡,榆中县的马坡乡、新营乡、和平镇、园子乡、上花岔乡等"一带两片",百合产量2.82万吨,种植户达到10954户59007人,实现百合产值达8.36亿元。全市从事百合加工的企业200家,百合保鲜库储藏能力1.3万吨。年加工能力在100吨以上的企业41家,50-100吨的企业有37家,使用"兰州百合"证明商标的企业70家。
产品荣誉
2004年9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兰州百合"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20年7月27日,兰州百合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
2021年12月22日,入选2021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兰州百合原产地域范围以甘肃省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确定兰州百合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兰政发【2004】82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的西果园乡、黄峪乡、魏岭乡、彭家坪乡、湖滩乡、阿干镇;西固区的金沟乡、柳泉乡、西固乡;榆中县的银山乡、新营乡、龙泉乡、小康营乡;永登县的金嘴乡、民乐乡、大有乡;临洮县的何家山乡、中铺镇、改河乡、五户乡、上梁乡;永靖县的徐顶乡、关山乡等2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品种
百合科植物兰州百合【(L.browniivar.viridulum)LanzhouBulbofLily】。
栽培管理
环境条件。保护范围内海拔1800至2600米,5至15度山坡地、条田或缓坡梯田。有机质含量10克/千克以上,碱解氮含量60毫克/千克以上,速效磷含量15克/千克以上,速效钾含量112毫克/千克以上,土壤PH值7.4至8.6。
种球繁育。利用百合地下鳞茎分化获得小鳞茎种球进行无性繁殖。
管理技术。3年以上轮作倒茬,施用有机肥,栽植密度一、二级种球8000株至10000株/亩,及时摘花蕾,在干旱特殊年份进行人工灌溉。
采收时间。3年生成品百合在10月底到11月中旬或早春3月中下旬采收。
百合干加工工艺。干制。
产品质量特色
鲜百合洁白有光泽、鳞片肥厚饱满、香甜爽口。百合干色泽洁白、干燥。
折叠专用标志使用
在兰州百合原产地域范围内的生产者需要使用"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的,应向设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原产地域产品申报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查合格批准后,方可使用"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